台灣攝影家張照堂逝世,終年81歲

【R.I.P】台灣花蓮地震的一天,攝影界也傳來震動,著名台灣攝影家 #張照堂 昨天(2日)逝世,終年81歲。

1958年開始攝影,創作60多年。曾在多地舉行攝影展覽,亦常為台灣攝影師策展、編輯攝影集和撰寫攝影專書。「我覺得做一個攝影家,要有一個飢餓的眼睛;你會飢餓,就會到處去尋找,然後帶着熱情,看還有沒有其他東西。 」

年輕時代的張照堂,照片充滿冷冽、壓抑、反叛、荒謬與超現實的感覺。1962年,他在故鄉板橋拍攝的無頭男子肖像,彷彿反映着他所身處的封閉、高壓、令人窒息的社會環境。

台灣攝影評論人郭力昕在《再寫攝影》中寫道,「當時台灣的時空背景,政治空氣是高壓、肅殺的,攝影文化是空白或貧乏的;張照堂的攝影藝術,就在這樣的政治和文化悶局裏,迸出了一串獨醒的、清越的高音。」

--

大學時代,張照堂唸的是土木工程系,但他肆意地吸收現代文學、存在主義哲學和現實主義藝術的養分。在22歲的時候,張照堂與攝影老師鄭桑溪共同舉辦「現代攝影雙人展」,在當時主流的沙龍攝影迥然不同,被視為台灣最早期的現代攝影作品。

張照堂在1974年舉行了「攝影告別展」,其後全心投入電視新聞專題。「攝影就是旅行啦,你不斷地行走,看東西,拍東西。」張照堂指,「你走的路愈多,你就看得愈多。對我來說,攝影是個旅程,你隨時帶着相機,用相機代替你的眼睛,不停的紀錄東西。」

攝影以外,張照堂的動態影像作品的成就斐然耀眼。拍攝過《新聞集錦》、《芬芳寶島》、《六十分鐘》等電視節目,與作家黃春明合作《大甲媽祖回娘家》。他獲得香港導演唐書璇欣賞,為電影《再見中國》掌鏡,其後曾參與其他電影及短片攝影工作。1980年,他以《古厝》和《王船祭典》兩部紀錄片,分別贏得金馬獎最佳攝影,以及金鐘獎最佳攝影與剪接獎。

--

已過這麼多的歲月,張照堂對何謂一張好的攝影作品的戈定義,一直沒變,「除了基本技術條件要好以外,就是你抓得到光影、抓得到構圖、抓得到整個調性之外,最重要是你的照片要說話。說甚麼話呢?第一,照片要有一種感情,有一種情緒,有一個境界,有一個意象(image)。」

他續說:「相片不是直接就要告訴你甚麼,它有個意象,讓你看了之後,你會有想像力。你會看到一張照片,想到很多東西,不是只有一個東西。照片除了表達一張風景,或一個人物裏面的故事,它還有很多很多的想像力,可以讓你去遨遊。」

數年前,張照堂有一隻眼睛不能聚焦,他淺淺一笑,然後說:「左邊的眼睛是黃斑病變, 黃斑病變就是它看到東西但沒有對焦, 所以我就靠著右邊的眼睛在創作。 」他獲得了「國家文藝獎美術類」及「行政院文化獎」,是台灣唯一獲得兩項殊榮的藝術家。

--

尤記得2018年10日,筆者與來港舉行展覽的張老師交談,筆與平常一樣擬定好問題,用生硬的國語發問,結果老師用不到半小時,就將原來一小時的問題完整地答完,接下來一邊佈展,一邊與筆者閒談著。

這次經歷,讓筆者意識到自己的幼嫩,下次做訪問,要再準備得更充足一點。謝謝張老師,希望你一路走好。

原文刊於01影像:

【專訪】張照堂:攝影家要有飢餓的眼睛 好照片能讓人遨遊

https://bit.ly/49liYrA

難分

過去幾我都在寫攝影,有時我不清楚自己是攝影人抑或寫作人。後來我想不要緊吧,有時拍照,有時寫作,有時寫攝影或其他,這樣也不錯。

Previous
Previous

香港著名攝影記者陳橋 逝世

Next
Next

攝影師 Annie Leibovitz :AI?沒在擔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