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影師許慕義:新界之北,到底發生過什麼事?

#香港國際攝影節 衛星展之一,攝影師 #許慕義(Justin) 舉行《 界 New Territories 》攝影展,最近他推出了首本同名攝影集,探索香港新界北部的土地發展議題。

「《 #界 》不是整個新界區域的統稱。」略懂一點廣東話的Justin ,以流利英語向筆者說明:「作為動詞它意味著 #分離(separation)、作為名詞它指 #領域 (domain),不僅僅是地緣政治概念上的邊界,也是自然與文明之間、現實與想像之間、村民與開發商之間的分野。」

提到香港,人們第一印像往往是維港、街頭景觀或密集的石屎森林,「實際上恰恰相反,香港有 70% 到 80% 土地未經發展,許多綠化帶和鄉村,作為攝影師,我想知道香港被展現的方式與實際情況,為甚麼存在如此大的視覺差異?」

於是從2020年初開始,Justin 經常到新界北部地區拍照,「香港和深圳的距離愈來愈接近,這條邊界最終會消失,尤其 #北部都會區發展計劃 推出,位於深圳和香港之間的這個地區,將會發生翻天地覆的變化。」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社會問題源自土地問題

「我認為香港的很多社會問題都源於 #土地問題 。」Justin說:「北部都會區讓深圳和香港將進一步融合,也為了解決住房危機。」北部都會區是前特首 #林鄭月娥 於2021年施政報告提出的倡議,涉及 #北區#元朗 約300平方公里土地,預計會在將來20至30年分階段實施。

「北部都會區勢在必行,但我希望向讀者展示計劃帶來全貌,如被迫遷的村民對於土地和家園的情感。當這些人離開了,文化和回憶也會改變。我們需要思考,在一個不斷改變的城市之中,我們和土地和家園的關係是甚麼?」

他表示:「發展的本質並不那麼簡單,不只是報告中的數字,不只是物理上興建新的建築物,還有很多與發展相關的迫遷與破壞,有許多被人們忽視的情感與回憶。」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不再被需要的石獅子

「在新界,有很多地方只可步行,許多時候我一走就是好多個小時,不少有趣的東西在漫步之間偶遇的。」Justin帶著相機四處步行拍攝,拍攝北部的靜態景觀和物品,例如遭拆卸的村落、人去樓空留下的電線掣、連接中港兩地的東江水管、流浮山前的白馬雕像、自然重新吞噬人類生活痕跡等等。

其中一張最觸目的照片,是他在古洞拍攝被遺棄的 #石獅子,在最近受到傳媒關注的 #志記鎅木廠 附近拍攝,但他指石像大概在那裡待了兩星期,竟然沒有太多人發現,「從前這裡都是鄉村,鄉村沒有了,只留下這些石獅子,再沒有任何人需要牠們的保護。」

「那邊還有很多 #狗隻 會向你狂吠,牠們有點像石獅,從前牠們都有主人,主人離開後,仍然在這裡保護這片土地。」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只見廢墟而不見殺戮的戰場

另一張照片在晴天之下堆滿瓦礫,一片白雲飄在新界獨有的露天電線後方,Justin 說:「天氣很好,不過發生了一些壞事情,就像一個 #只見廢墟而不見殺戮的戰場 。」

「我認為展示人類活動的痕跡和留低的物品更加有趣。」Justin稱,有別於攝影記者會訪居民為他們拍照,他傾向展示「發展的後果」,作為一種觀察新界變遷的視覺紀錄,「你意識到眼前的景觀正在急速變化,作為攝影師要提問的是,這種轉變背後的意義是甚麼?」

「回到 #馬屎埔 ,農地已變成高樓。離開鄉村的人進入城市或者公屋,或許是一間500呎或更小的房屋生活。」Justin 想像離開的人們去了哪裡生活?現在的生活變成怎樣?「儘管香港很小,但人們像是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世界。」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維港是英殖的凝視

翻開書的開首是張1918年英國人畫的中港邊界地圖,「香港是因為英國人在地圖上劃了一條線才成為香港的,這是一個非常殖民主義的想法。」地圖另外一邊的深圳,那時候看起來空白一片。

「『 #新界 』是一個非常 #英國殖民主義 的概念,代表大英帝國新的領士,但她也是香港最古老的地方中,在英國人來到之前的幾個世許多人在此生活。」他希望拍出一種與傳統殖民視覺不同的香港,「香港不只是英殖的香港島而已。」

一張照片可看到村屋牆邊,剩下傳統老房子被清拆後的輪廓,「這間房子顯然是在英國人來之前建造的,在北部都會發展區之前,直至現在,新界發展沒有總體規劃。這就是為什麼新界北部的景觀感覺都很隨意,與港島和九龍不同。」

「原居民曾與英國作戰,雖然吃了敗仗,但得到了新界很大程度的土地使用權。」Justin 說的是 1899年 #新界六日戰爭 ,英國與大清帝國簽訂《 #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》接管香港,新界氏族擔心土地權益受損,武裝反抗英國的衝突,雙方在6天後和解,英政府讓士紳參與管理新界。

「隨著北部都會區發展,政府會更加仔細管理這個地區。」他想像,將來的新界城市景觀會變得更有系統、更具規劃,今天看似撩亂零碎的景象或會不再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照片像時光機

Justin 的照片裡,唯一繁華景像來自北方而非維港,深圳天際線像個主題反複出現,「當你身處北區,你會意識到邊境離我們很接近,那我們與深圳的關係是甚麼?不是只物理上,也是意識形態上的關係。」

一張照片中,可從舊房子窗戶眺望深圳的景色,「這間30年前荒廢的房屋,是我去過其中間最古老的房子。從牆上的日曆,可以確切知道農夫離開的日期。屋內有些文件告訴曾有一位女孩住在這裡,當時她仍是少年,父親是位農夫。」

「每次我來到廢屋,都感覺到時間像是停止了一樣。每個家庭都在不同的時間被遺棄。時鐘在不同時停擺。我會想像女孩從窗戶看去出,還未看到深圳的天際線,那邊只有農地。」

Justin 解釋,這本攝影集除了現實的景觀,也有幻想的景觀:「現在從這窗戶看出去,有種像是看著未來30、40年一樣的感覺。『邊界』變得不只是兩地的區隔,更像是『時光機』。」

本來,他想以香港和深圳的邊界的照片作為攝影集封面,但認為太過直白,於是改用一張樹上鷺鳥的圖片,白鷺站立的地方依稀連成一條邊界,「但你知道這些鳥兒最終會飛走,『邊界』會消失,我希望用更詩意的照片作為封面。」

另外,這本攝影集是關於 #聯繫 (connection)、 #失聯 (disconnection)、 #時間#回憶 。有通訊用的衛星、接連兩地的水管、浮流山深圳灣公路大橋前的白馬雕像,也有空白失語的廣告牌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在瓦礫堆收集物件

一天,Justin 在拍攝時遇到有人在廢物堆中,搜尋五金物料轉售圖利,啟發了他也可以收集這些即將消失的物品,收集了大量物品,包括瓦礫、時鐘、日曆、舊相簿、日記、VHS磁帶、瓷偶和寫著「地」字的示威標語牌等。

他思考這些物品和自己一直拍攝的新界照片的關係。「這些物品都是隨機遇到的,當我用黑色背景拍攝,移離原本的環境,它們本身的環境脈絡消失了。」他覺得物品正在構建各自的故事,成為了敘述這個作品的文本說明。

今次展覽的咖啡店,每個桌子都有一個玻璃展示箱,裡面放著一件物品。Junstin 稱自己在倉庫裡收藏了許多物品,筆者問他還有幾多件?「還有許多。」他微笑說,希望將來可以出zine,或以其他方式展示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爭議將聚焦土地

「很多媒體問我,個別照片在哪裡拍攝,我認為確切地點不重要,重要的是這是在新界許多地方正在發生的事。」他提到早陣子許多人報導志記鋸木廠的新聞,但類似的情況在新界無處不在。

Justin 認真地說:「說起來有點政治性,過去幾年抗爭大多與民主議題有關,它們已消失於無形,現在爭議將會集中在土地議題上,但這從來都不一個新問題。只要土地議題未得到解決,之後仍有其他爭議出現,這是香港永遠要面對的問題吧。」

「香港永遠在變,城市發展永無盡頭,轉變將會很漫長,城市規劃不會那麼直接。城市就像一個不斷進化的有機體,10年、20年之後,許多你在這本書中看到的東西,會變得面目全非。」

他最後說:「拍攝計劃還未完結,北部都會區發展要將花超過十年時間,我會一直拍攝。」

攝影:許慕義(ig @jmyhui)

撰文:#難分

《界》展覽詳情

日期:由即日起至12月28日

地址:油麻地眾坊3號駿發花園H2地舖 Kubrick Cafe

#攝影師訪問 #紀實攝影 #新界 #中港關係

kubrick HKIPF 香港國際攝影節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Photo Festival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文字有價,支持可持續的攝影寫作!

讓文章得以免費向公眾開放

買杯咖啡支持難分:www.buymeacoffee.com/nathantsui

Patreon:www.patreon.com/nathannotes

Payme連結: payme.hsbc/nathanotes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追蹤難分:

Instagram:@nathanotes

Facebook: 難分:攝影/寫作人

Website: www.nathantsui.net/words

難分

過去幾我都在寫攝影,有時我不清楚自己是攝影人抑或寫作人。後來我想不要緊吧,有時拍照,有時寫作,有時寫攝影或其他,這樣也不錯。

Previous
Previous

三藩市 Leica Store 被搶劫18萬器材】

Next
Next

巴黎世界兒童 BDSM 廣告照惹爭議